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2025-09-06 16:50
来源:本站
过去一年,德清县慈善总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紧扣“慈善助力共富”主线,在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,交出了一份温暖而有力的民生答卷。
这份成绩单的背后,
是全民慈善理念的深入人心,
更是德清这座“善城”的
温度与担当。
多元募捐
拓宽“爱心半径”,激活慈善源头活水
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。2024年9月,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捐赠的“慈善一日捐”活动掀起热潮,超100家爱心单位、1220家企业、2.6万人次个人参与,线上募捐创新突破325万元。尤其是“慈善收款码”“慈善+金融”等数字化手段的运用,让“指尖公益”成为新风尚。“不少来我们店里消费的顾客看到慈善二维码都会主动捐款,尤其是很多年轻人。‘码上做慈善’的理念让更多市民积极参与到慈善捐款中来。”位于东升街蓝色港湾小区的益丰荟慈善超市相关负责人说。
在这份成绩单上,企业家的善行尤为亮眼。近日,德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慷慨解囊,向德清县抗癌协会捐赠3万元善款,填补了其20%的年度资金缺口,2024年,公司成立了“德华慈善基金”,五年捐赠500万元。此外,像川田卫生用品公司也定向捐赠25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,升华集团每年捐赠超100万元,建筑协会16家企业联合捐赠275.6万元,爱心个人须先生累计捐赠63万元支持教育助老……这些数字不仅是爱心的刻度,更彰显了德清“政企民”协同的慈善生态。
募捐渠道的拓宽为帮扶行动奠定了物质基础,如何让每一分善款精准滴灌民生痛点,成为慈善总会下一步的实践重点。
精准帮扶
聚焦“急难愁盼”,织密民生保障网络
从“慈爱新屋”善居工程到“托起希望”助学项目,慈善总会以“需求导向”分层分类实施帮扶:
今年6月6日,一辆辆满载着电冰箱、空调、彩电、洗衣机、电饭煲、电风扇等基本生活家电的运输车,穿梭在各村、社区,为完成居住环境提升后的185户困难家庭补全基本生活家电,共支出慈善资金38.78万元。“不仅帮我们家做了装修提升,还配了空调。”受助的张大伯连连说着感谢。
“慈爱新屋”善居工程项目是我县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,2022年启动实施以来,累计为618户困难家庭完成了家居改造和家电配置,投入慈善资金705.43万元。今年,计划对50户困难家庭进行“慈爱新屋”善居工程改造,预计投入慈善资金150万元。
“一老一小”群体是织密民生保障网络的重要一环。过去的一年,有9万人次老年人享受免费助餐服务,124名寒门学子获每年1.6万元助学资助,重症少儿医疗救助覆盖8个家庭。
除以上群体外,全年共紧急救助334名突发困难群众,低收入人群意外险理赔106.81万元,实现“兜底+应急”的双线护航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从单一的“输血式”支持转变为“造血式”帮扶,县慈善总会积极实施菌菇棒、青虾苗等“共富同行”项目,将慈善资源转化为增收动能。
今年的茭白种植季,来自舞阳街道的30户残疾人及低收入家庭的茭白种植户特别安心。县慈善总会经过前期走访,及时安排种植专家上门为种植户解决技术难题,来自灯塔村的残疾人种植户丁根凤喜滋滋地说“没有后顾之忧的茭白一定会年年种。”
除了解决有土地种植户的困难外,县慈善也为没有土地的残疾户劳动力进行就业安置,为确保共富路上“一个都不掉队”。项目实施前期,累计投入资金120万元,建设和提升了十大慈善帮扶基地。2024年,该项目支出慈善资金30余万元,共帮扶残疾人家庭及低收入困难户900余户,户均增收超过1万元。2025年,德清县慈善总会又投入120万元慈善资金,加大帮扶力度,生动诠释了“授人以渔”的共富理念。
在物质帮扶之外,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正将慈善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,让温暖触手可及。
志愿同行
凝聚向善力量,打造服务品牌矩阵
14支镇街志愿服务中队、389名村社医生、一万余人次志愿者……这一年,慈善志愿服务实现了从“零星活动”到“体系化品牌”的升级:
慈善路上一直有一支专业队伍在持续赋能。“我腿脚不便,去医院太费功夫,挂个专家号还要预约时间,家门口的专家义诊我每次都来,方便太多了。”在阜溪成校义诊点位,有腿脚疾病的喻阿姨对专家义诊活动竖起了大拇指。“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——湖州市全市联动大型医疗义诊下乡”德清站活动组织36名专家开展义诊,惠及500人次;389名基层医生上门服务困难家庭1750次。
在欧诗漫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健康咨询点,闻讯而来的职工有序排起长队,开展健康咨询和检查。来自多家省级医院的专家为企业职工及劳模提供专业、全面的健康咨询和义诊服务。据悉,今年“医疗专家下企业健康咨询活动”共邀请浙江医院、浙江省人民医院等多家省级医院的专家70余名,先后在升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、德华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、欧诗漫生物股份有限公司、浙江兆龙互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健康义诊活动,为1000多名企业员工提供了专业便利、贴合需求的公益性医疗服务。
为了让慈善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,县慈善总会将春晖慈善文化公园、五四慈善文化公园建设成为传播善念的地标,持续不断开展文化浸润。
当慈善的种子在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,德清的慈善事业也迎来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。
回望这一年,德清慈善总会以“六个慈善”为目标,交出了物质帮扶与文化培育的双优答卷。从企业家的慷慨解囊到志愿者的躬身力行,从困难家庭的展颜欢笑到乡村共富基地的丰收景象,每一帧画面都是“善城德清”的生动注脚。 站在新的起点,总会将以“共富成色突显年”为契机,进一步深化数字慈善、阳光慈善建设,让慈善之力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温暖底色。正如报告所言:“唯有让慈善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,才能汇聚起全社会的爱心力量。”这份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,正是德清慈善永葆生机的密码。